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abg欧博官网|登陆|游戏|

生物膜干涉实验(BLI)

时间:2025-09-17 02:42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5 次
基础知识——生物膜干涉实验(BLI)生物层干涉术(BLI)是一种光学分析技术,无需标签,用于测量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分析生物传感器(biosensor)上一层固定蛋白和一层内部参考层表面反射的白光干涉

生物层干涉术(BLI)是一种光学分析技术,无需标签,用于测量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分析生物传感器(biosensor)上一层固定蛋白和一层内部参考层表面反射的白光干涉图案。固定在生物传感器尖端表面上的配体和溶液中的分析物之间的结合导致生物传感器尖端的光学厚度增加,波长偏移,这是生物层厚度变化的直接测量。BLI技术实时监测分子间相互作用动力学数据,检测用量少,适用范围广,包括粗制样品和存在不溶解成分的样品,且检测灵敏度高,适合高通量检测。然而,它需要将配体固定到尖端表面,且灵敏度略低于其他技术。

在固定蛋白方面,直接固定和间接固定两种方法各有优劣。直接固定利用共价作用实现牢固的固定,但需要纯化的蛋白,可能存在无序固定和共价键对蛋白活性的影响,且再生困难。间接固定利用非共价作用,有利于保持蛋白质活性,无需蛋白纯化,固化有序,将固化的蛋白与分析的蛋白容易再生。

BLI技术广泛应用于研究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鉴定竞争性表位。通过在传感器上固定特定蛋白,可以分析与之结合的抗体或分析物,评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抗体结合同一蛋白的不同表位,或者分析不同抗体对病毒或受体的阻断效果,来揭示潜在的相互作用和竞争性结合。

此外,BLI技术还用于研究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竞争性结合,包括抗体对病毒或受体的中和能力分析。通过设计实验,可以确定不同抗体是否竞争性结合同一表位,或者它们对特定病毒或受体的中和效果。这些应用有助于理解生物分子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提供深入的生物学信息。

综上所述,BLI技术以其无需标签、实时监测、高通量检测、低样品消耗和广泛的应用范围等优点,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优化实验设计和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揭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生物科学和药物研发等领域提供关键信息。

详情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5-09-19 10:09 最后登录:2025-09-19 10:09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